2008.12.19
最近剛回了一趟台灣,回來時再去胡志明市出差八天,這陣子的行程,可以用「馬不停蹄」來形容,我屬馬,所以用這個形容詞來說,最貼切不過了。
胡志明市還是那麼地熱,只是覺得奇怪,在河內朝思慕想的胡志明市太陽,一下子也變得討厭起來,除了到的第一天,天氣還可以之外,後來的每一天,都是大太陽,一下子變得好不習慣,每一天都好熱… 「有多熱…架尼熱!」覺得奇怪,我去年怎麼能待這在邊一整年呢??
胡志明市還是那麼地熱,只是覺得奇怪,在河內朝思慕想的胡志明市太陽,一下子也變得討厭起來,除了到的第一天,天氣還可以之外,後來的每一天,都是大太陽,一下子變得好不習慣,每一天都好熱… 「有多熱…架尼熱!」覺得奇怪,我去年怎麼能待這在邊一整年呢??
去年讀書時,我很少和台灣人打交道的,因為覺得都已經到越南讀書了,幹麻還要去和台灣人混在一起,除非是學校的學弟、妹們,需要照顧的,我才有機會和台灣人接觸,今年則不同了,因為工作的關係,必須要接觸台灣人,有時接觸多了,我甚至懷疑,自已是在越南…
因為吃的、講的、用的、見的人,全是來自台灣…看著路上騎著車子的越南人們,我也好想多親近他們,多和他們說話…
雖是如此,這次回台灣、到胡志市出差一趟,也學習到好多,見了很多種的人,去了一些地方。慢慢地摸出了一些軌跡,到目前為止,我覺得,台商大概可以分為三種,一種是草根性比較強的中小型企業的老闆台商,他們大多操台語口音、熱情、好客,雖然公司不太大,但很願意和別人分享自已的經驗。不過,大多數的他們,可能都有面臨到被罷工的問題。
再來,是大型企業的主管級台商,他們有些非常成功,但卻很謙卑,和在外面看到的人沒有什麼差別。不過在工作往來的禮儀上,就比較講究,剛開始可能因著工作上的界線,會覺得他們難以親近,但只要時間久了,會發現其實不然。
最後,是外派型的代表人,他們都常是銀行或大型企業外派到越南的代表,因為在越南申請分行,需要先設辦事處,約二到三年後才會拿到分行執照,所以就必須先要有人在這邊蹲著,一方面收集資訊,一方面建立人脈,雖然這些代表看似過著很不錯的物質生活:租高級住宅區、子女讀國際學校…等,但因為語言不通和與當地人生活習慣的差異,讓他們在越南被當作外國人,過著「外國人」的生活:買什麼、吃什麼、用什麼、看醫生、子女教育費,
都是「外國人」的高物價水準計算。是屬於贐得多、花得也多的一群。
雖然在越南,有著這樣多不同種的台灣人,但他們有著同樣的問題:精神生活方面的缺乏。因為這裡畢竟不是自己的國家,若是語言通,越南語的聽、說、讀、寫沒問題,應該就比較好,但因著語言、文化的不同,使得他們的生活,多了一些空白…
不知道什麼時候,人們才會發現,唯有能慢下來,細細品嚐生活中的每一個小細節,知道在天上有一個無時無刻都愛著我們的天父,無論我們贐了多少錢、做到多高的職位、得到多少的名利、犯了多少的過錯,祂都依然愛著我們,並且知道只有祂能填滿我們心裡的那個空缺,而停止去追求外在的事物,在我看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馬兒何時能停下腳步,去認識身邊那可愛的地方和人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