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4
紅春聯、綠年粽
越南的農歷新年
越南過年的起源
西元年初,在北屬時期,中國的農歷年被帶進越南,並且成為正式使用的一套曆法。因此,中國的農曆年亦可視為越南的過年。起初,它的範圍只有在官吏的家庭裡,但漸漸地,它成為越南社會的習俗且是古傳裡最大的節慶。那時,過年的期間自臘月23日到新年正月初七。臘月23日人們作洗犁儀式、休農事、送灶神回天上。到正月初七,人們做下旗竿儀式,結束過年,並做動土儀式開始一年新的生產。 (註:北屬時期,指越南被中國統治的時期)
後來生活越來越發展,經營生產的活動需求日漸高升。所以如同之前,過年延續14天不再合適。(拿農業來說,人們已經一年收成2-3次,而非從前的一年1次)。因此,自20世紀中,越南的過年只有4天,自臘月30日到正月3日。賀年的活動集中在新年的頭3天進行,但臘月23日送灶神回天的習俗仍然維持。
還劍湖過除夕的起源
自1955年到現在,河內有新的風俗是到還劍湖過除夕。之前除夕人們很少到外面去,還劍湖很冷清。1955年之後,一些南部人集結到北部,由於他們是一個人到河內,所以在30日的晚上,他們到湖邊找朋友、詢問消息,找一些同鄉的親情、一點相同背景的同理感覺。還劍湖因此熱鬧起來,漸漸成為慣例,許多河內人常到還劍湖邊過除夕。
現在,從有放煙火秀之後,越來越多河內人到還劍湖邊過除夕,他們一同看煙火並且互祝新年,那也是河內人一種體現節日的心智及美麗的風俗。
除夕夜的還劍湖
越南不可少的年菜
說到過年,首先要談到各樣年菜的準備工作,之前人們還很窮,所以只能在過年時才吃得飽一點,方型的年粽Bánh Chưng是過年不可缺少的食物。包粽子、蒸粽子,在粽子剛熟的時候嚐一口,是許多越南家庭幸福的表現。除此之外,在過年的餐桌上,不能少圓形的精肉團(Giò lụa),並一盤肉凍、一碗醃蔥。
用葉子包著的 精肉團(Giò lụa)
過年時候,人們穿新衣到親戚朋友家拜年,越南有句成語:Mùng một Tết cha, mùng hai Tết mẹ, mùng ba Tết thầy(初一父親年、初二母親年、初三老師年),全家分工到外婆、奶奶家賀歲,好不熱鬧。
北越現今的過年活動:
還劍湖旁的花景
街頭花市:賞花市是越南春節重要活動之一。在河內,春節前約10天,花市就開始熱鬧起來。越南人使用的年花有劍蘭、大麗菊、金桔、桃花、梅花、水仙。北部人喜愛粉紅色的桃花、南部人喜愛黃色的梅花,這兩種花代表著財富及新年的氣象。路邊小販出售著各種氣球、彩燈、玩具、年畫、春聯、年曆等,把街道裝點得五彩繽紛,喜氣洋洋。
年初求字:每年春節初一的早晨,很多河內人會到文廟「請字」。希望學業進步,可以請「學」字,想健康可以請「康」字,想要幸福可以請「福」字等。不僅為自己請到喜愛的漢字,人們還送給親人、朋友、老師,意謂最誠摯的祝福。
談到「請字」,不能放過「ông đồ」,這是指越南古時專門從事教學的儒學者,他們學習漢字及儒學。越南古時候,「懂得漢字」意味著「懂得儒學和知識」。所以”ông đồ” 特別受到人們的尊敬,相當於老師的地位,亦稱作”thầy đồ”。
下人棋
下人棋比賽:春節初二至初四,北越城市或是鄉村的廟前,有「下人棋」比賽。將中國象棋的棋盤畫在地面上,人們手執刻有(車、馬、炮)的木牌,充當棋子坐在場中。棋子的走棋跟吃棋的規則與象棋相同。六十歲以上的長輩才能參與下人棋,棋子則是由年輕人擔任。
越南年粽Bánh Chưng、Bánh Dày的由來
千年前的雄王時代,第七代的雄王老邁,要挑選下一任的雄王,他正擔心此事時,一位臣子獻了一計。雄王將22個兒子召集,吩咐說:「誰若能找到世間上最好吃,且具有意義的食物來祭祖,我就將王位傳給他。」於是,22個兒子使出混身解數,上山下海,找尋山珍海味,只為博取父親的喜悅,爭得王位。
其中,最小的兒子-郎遼,從小與平民一起生活,所以很貧窮。直到競賽的前三天,他仍不知該獻給父王什麼珍貴的食物,一天他睡覺夢見仙女指示,萬物之間最大的是「天地」,最寶貴的就是「糯米」,只要用它做方形與圓形的食物就行了。醒來後,郎遼按照仙女的話,選最好的糯米、綠豆,用最好的豬肉,到園子裡選最大的綠色樹葉。方形食物(Bánh Chưng)象微「地」,用綠豆、豬肉包在糯米裡,代表地上的萬物、禽獸草木;芭蕉葉包在外面,象徵父母擁抱孩子。把糯米煮過後,搗成糯米團,捏成圓形食物叫做 (Bánh dày),象徵「天」。
競賽時,雄王吃了郎遼準備的食物,印象很深刻,因為這食物簡單又極具意義,雄王就決定將王位傳給郎遼,也宣布以後過年,人們都要準備這兩種食物來祭祖。 春節
方形的 Bánh Chưng 與 圓形的 Giò lụa
Bánh dày 代表"天",中間夾精肉團
做 Bánh Chưng的原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