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7日 星期日

越南的工程…可...怕

2007.10.17

 

阮氏明開街49號
上星期,10/10那天,我像往常一樣搭公車上學,在阮氏明開街轉車到學校,路上一切都如往常。只是發現一件事,就是在阮氏明開街上,越南南方社會科學研究院的一排辦公室不見了…
 
 
我心想,哇…越南人的動作真快,怎麼拆一個房子這麼快,不聲不響地就拆掉了,之前也沒有聽說…可能是要重建吧,未免也太快了吧…隔兩天,才在班上聽同學說,阮氏明開街49號的房舍,是因為旁邊的正在興建的大樓工程,施工不當,被連帶坍塌下去的,好扯喔…難快那排房子可以這麼快就不見了,原來是塌下去的…感覺上在越南處處埋伏著危險。
 
 
 
一次,我在公車上,看到大馬路上一片施工的鐵皮牆,因為一陣大風吹過,倒了下來,壓到一位正在騎機車的騎士。碰的一聲,還好人沒事,也還好越南的車速都很慢,否則人沒事,反而被後方的來車撞到才可怕…以後走路都要小心,別靠近施工地點太近喔!!
 
 
 
芹苴橋
在台灣的報紙上占了小小的篇幅,說越南有個正在興建的大橋因連日大雨沖刷,坍塌下來。
這新聞在越南可是頭條呢,因為這算是是越南史上最慘痛的工程傷亡事件,這座橋是由日本、韓國、越南三國家合作興建,於明年2008年完工,(忘了開始興建於幾年)。是越南最大的跨海(河)大橋,事件發生當時,有約兩百六十位工作人員正在工作,包括日本技師及越南勞工。約有兩百人喪生。許多越南家庭一下子失去家中重要的經濟支柱,(有個家庭是父、及兩子同時葬身於此工程)。
 
 
事件原因眾說紛云,有的說因為連日大雨,工程經不起而坍塌;有的說是因為工程貪污;有的是說這個地方的土質根本不適合興建這樣大型的工程。我想因該都是有關係的。
 
 
 
事件發生的隔一天,老師帶著網上download下來的新聞給同學讀,有一張很多人挽起袖子捐血的照片,報導寫著許多當地的人去捐血幫助受傷人的報導,引起我的注意,我直覺的反應是:怪怪的!!   因為若是是在台灣,這樣的事件應該不會放這樣的報導。那些記者一定是馬上跑去問相關的官員對於此事件的反應或調查原因之類的…這也許也是每個國家文化及政治的不同吧…才會有這樣的差距。
 
 
 
自然環壙與經濟發展
最近的越語課有上到一篇介紹越南南方的自然環境及經濟關係,因為南部的地形屬沖積平原,基本上土質較軟,這也是為什麼胡志明市到現在還沒有地鐵的原故,老師說,胡市的地質很軟,很不適合建地鐵、電車…
 
 
 
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也是如此,因為一、地質太軟;二、人民習慣走水路(水運);三、發展陸運需要高技術,高技術又需要龐大的經費。使得陸運不發達,但水路又太花時間,(若是要運農產品,運到城市早已壞掉)。所以,越南南部雖然擁有豐富的農產品(水產、熱帶蔬果…等),卻一直無法外銷或發展經濟,使得這區的人民一直活在貧窮裡。有機會進到越南的大學讀書,才了解原來是這麼一回事。
 
 
 
富美興--台灣人的驕傲
提到越南的工程,不得不提到富美興,台灣人在越南創造的一個奇蹟,這個類似台北信義計畫區的住宅區,原是一片沼澤地,台灣人把這片荒蕪的沼澤地興建成為一個高級住宅區,內有醫院、學校、百貨公司、便利商店……應有盡有。雖然是台灣人設計興建的,但目前是以韓國人在此居住、置產的最多。幾乎變成韓國村了。(這邊只有富美興可以給外國人買房子,其他地區外國人不能買,只能用租的)
 
 
 
曾有一個越南人告訴我,他對的台商的印象是很能吃苦耐勞,而我在城市,之前住第十一郡、現在住富潤郡,也都很少遇見台灣人,大多數的台商都在市郊的工業區,(同奈省、平陽省…,在城市比較多見到韓國人、日本人)
 
 
剛開始我對台商的印象不太好,覺得他們在這片土地上,卻很多人不認同這個國家:不想學越語、不吃路邊攤、活在一個高消費的世界…但接觸他們之後,我才慢慢了解,也開始敬佩起他們:平日生活在苦悶、沒有消遣娛樂的工業區、用著破破的越南語走遍大江南北作生意、生性刻苦又節檢(在金錢的花費上很精打細算)、他們聰明、好學、勇敢又熱情。
 
 
我想向這些台商致上最高的敬意,我以你們及身為台灣人為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